台灣本島出露花崗岩的地點非常少,目前只有在南橫公路的新呂武溪的河床上發現有花崗岩的巨大轉石與太魯閣的溪畔,其餘只有在金門島才有出露
(圖1)

1.

岩石的顏色呈灰白色、粉紅色或肉紅色。

2.

礦物顆粒較粗大約0.1-0.5公分,主要礦物有石英、正長石、白雲母與黑雲母。粉紅色或肉紅色的花崗岩因為含有紅色的正長石。


   花崗岩是侵入在地殼深部生成的火成岩,稱為深成岩。因此發現花崗岩的地區都是地殼曾經遭受到大量的抬升與侵蝕,才使埋藏在地殼深處的花崗岩露出地表。花崗岩岩漿侵入在地殼較深處,因此岩漿冷卻速度較為緩慢,所以岩漿中的礦物有足夠的時間慢慢生長,形成粗粒的礦物。花崗岩是岩漿侵入地底時與地殼的岩石產生熔融現象,所以產生較酸性的岩漿,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矽成分(石英)。金門島的岩石部份是由花崗岩構成,生成時代約一億年。


   台灣較老的廟宇石材都是從採自福建的花崗岩,因此廟宇中的龍柱或雕花的石牆都是花崗岩的石材。現代建築中的石材如地磚或牆壁的石板大部份也是花崗岩。金門房屋的建材也都是採自當地的花崗岩或片麻岩,將岩石裁成石塊或石條做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