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火成岩體

    過了奇美村迂迴的道路之後,道路沿著陡峭的山壁行進,眼下的秀姑巒溪河谷已經不再是婉延寬闊的曲流河谷,而轉變為狹窄的峽谷地形。因為秀姑巒溪流經奇美村之後,穿過了奇美斷層,進入了海岸山脈最古老的岩層-奇美火成岩體(奇美火山雜岩)。奇美火成岩體的形成年代約在2000-1600萬年前,是由深海噴發的岩漿流堆積形成的海底火山,因此火山的基本型態是由一層層的熔岩流堆積出來的。


    以昔日火山島為主體的海岸山脈都是在菲律賓海板塊上形成的,推論在火山形成初期,火山口與海平面的距離大約有3000-4000公尺,在持續不斷的火山噴發事件中,藉由熔岩流的層層堆積使得火山逐漸築高,最後火山口終於露出海水面變成像綠島或蘭嶼一類的火山島。在深海火山的成長過程中,火山的噴發方式會隨著火山口的深度變化而有不同,因此火山噴出物質的產狀也就不同。一般而言,火山口所在位置的水深如果超過500公尺時,因為水壓相當大(若以10公尺水深當作一個大氣壓力來估算,壓力至少在50個的大氣壓以上),使得火山的噴發方式比較緩和,以熔岩流為主(圖6-17);但是當火山口的深度淺於500公尺時,水壓不足以壓制熔岩本身氣體的壓力時,可能會以較猛烈的方式爆發,因此產生大量的火山角礫與火山灰。秀姑巒溪峽谷沿岸出露的奇美火成岩體是以熔岩流為主,因此推論奇美火成岩體形成當時,火山的噴發位置是在水面下500公尺以上的深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