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隆起之後,島上岩石開始被侵蝕,大量的砂泥與礫石堆積到東岸的深海中,形成許多的深海沖積扇。這些來自造山帶(古台灣島)的沉積物就堆積在大陸斜坡(continental slope)至大陸隆起(continental rise)上。300萬年以來,共形成三個深海沖積扇,迄今,這古老的沖積扇都已隆起出露在海岸山脈中-水璉沖積扇、磯崎沖積扇與奇美沖積扇(圖1-14

深海沖積扇形成原因有兩種,最常見且會形成較大型沖積扇的是,陸上具有一河流提供大量沉積物搬運到大陸斜坡下,地形特徵會在大陸斜坡上產生海底峽谷(河道)。另一原因是處於不穩定的大陸斜坡下,斜坡經常產生崩移作用,而在斜坡下形成沖積扇,此種成因會在沖積扇上游產生一個圓弧形的崩塌地形。另外,由河流所堆積的深海沖積扇,可能會有較粗粒的沉積物,例如海岸山脈的深海沖積扇,沉積物直接來自鄰近的山脈。

深海沖積扇的沉積物特性,與水流的搬運機制有關,水流流經大陸斜坡時受到重力的牽引作用,而使流速加快,當愈遠離大陸斜坡時,水流的搬運能力愈弱。因此堆積在大陸斜坡上河道的沉積物較粗,呈現厚層礫岩(圖1-15與砂岩(圖1-16,河道兩側河堤外的氾濫平原堆積厚層的泥岩。斜坡環境屬於上部沖積扇(upper deep-sea fan)。當沉積繼續往下搬運,堆積在大陸隆起(continental rise)時,沖積扇河道以厚層砂岩為主(圖1-17,兩側氾濫平原以砂岩為主的砂頁岩互層(圖1-18,屬於中部沖積扇(middle deep-sea fan)。再往下游堆積時,沉積物以頁岩為主的砂頁岩互層,偶而夾有數公尺至十數公尺的厚層砂岩,或以頁岩為主,屬於下部沖積扇(lower deep-sea 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