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脈 | 海岸山脈 | 花東縱谷



    海岸山脈是由一系列的海底火山島形成的山脈,火山島四周被來自中央山脈河流形成的深海沖積扇覆蓋。當海岸山脈隆起之後侵蝕作用也開始了,岩石堅硬與否就表現在抗風化侵蝕的強弱,因此海岸山脈高起的山脊都由堅硬的火山岩構成,山脈周圍低矮的丘陵則由鬆軟的深海沖積扇沉積岩構成,因此形成海岸山脈高低起伏的地形,高起的山脊都是昔日的火山島(圖3-6)
    目前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7公分的速度靠近歐亞大陸板塊,海岸山脈坐落在菲律賓海板塊之上,隨著菲律賓海板塊的移動,每年以約2公分的速度向中央山脈接近,同時海岸山脈也持續的隆起升高,可從海岸山脈河流兩側呈現多重不同高度的階地地形得到印證。秀姑巒溪由縱谷入海岸山脈處,河流南側出現許多不同高度的河階,它們是由南向北逐漸降低的7個不同高度河階所構成的河階群,稱為「德武河階群」(圖3-7)。秀姑巒溪流入海岸山脈時由原本的辮狀河轉變成為下切曲流的型態,德武河階位在秀姑巒溪曲流南側的沉積坡。德武河階群的高度由南向北逐漸降低,這種現象表示秀姑巒溪曲流河道逐漸的向北遷移。因地殼的隆起的因素,使得河道向北側曲流的攻擊坡加速侵蝕,並且逐漸向北遷移,原來位在南側曲流河灣的沉積坡也因海岸山脈的隆起而逐步抬升,形成高出河床的一系列河階地形(圖3-8)
    雖然海岸山脈隨著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方向移動,但從精密的大地測量顯示海岸山脈南北兩段的移動方向有些微的不同,在光復以北的海岸山脈大致是向北偏東10度方向移動,似乎正在遠離中央山脈;但光復以南的海岸山脈則是朝向北偏西20-30度方向移動,逐漸與中央山脈接近(圖3-9)。由海岸山脈移動方向的不同,可以顯見到台灣島的擠壓作用有明顯的差異,導致海岸山脈、花東縱谷與中央山脈各在南北區段的地形有明顯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