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一帶有一狹長的砂岩層突出海岸線,深入東海形成「野柳」海岬,將海岸分隔為北側的金山灣與南側的翡翠灣。
早在2000萬之年前東亞的大陸棚一直處於地殼張裂的狀態,所以在海棚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盆地。而來自大陸而被河流搬運來的沈積物也大都堆積在盆地之中,並在盆地中形成了巨厚的沈積岩層。野柳的砂岩也就是在這時候沈積形成的岩層。此後,野柳的砂岩也被後來的陸續沈澱下來的沈積層覆蓋,並且被深埋在數千公尺的地底下。
直到600萬年前的蓬萊造山運動,將台灣北部地底的岩層逐漸推擠並隆起形成山脈。野柳砂岩也在之後逐漸的露出地表,並在海岸地區受海浪侵蝕而形成礁岩海岸,沿岸都是由堅硬的岩石所組成,包括沈積岩與火成岩。造山運動的擠壓力量也使岩層出現斷層。
野柳岬海岸出露了堅硬的厚層砂岩,南側翡翠灣由軟弱的砂頁岩所構成,並且南邊有崁腳斷層經過。斷層帶的破碎岩石以及鬆軟的頁岩層較易受侵蝕,在波浪、潮汐與海流的沖蝕之下,堅硬的砂岩突出成野柳海岬,頁岩與破碎斷層帶的翡翠灣海岸,則受侵蝕而凹入形成海灣,曲折蜿蜒的海岸於焉成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