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積岩環境

   岩石經過風化侵蝕作用後崩解形成碎屑沈積物,再經過自然營力如風、水與冰等作用的搬運,之後沈積物便在各種環境中沈積下來。搬運過程中不同的營力作用水流、風會有不同的搬運方式,因此沈澱下時沈積物顆粒會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而形成不同的沈積構造。地質學家就是判讀岩層中的沈積構造了解水流是如何搬運沈積物,之後再推測古代的沈積環境。例如在三貂角海蝕平台的層層砂岩中具有暴風沈積的構造(圖9),因此推測是在淺海大陸棚的沈積環境。
    自然界的沈積環境大致分為陸相與海相環境,陸相環境又有河流、湖泊、沙漠與沼澤等常見的環境;海相環境有沙灘、潟湖、潮間帶、大陸棚、大陸斜坡與洋盆等環境
(圖10;不同的環境會形成不同的沈積岩與沈積構造。以現生的環境為例,以海浪作用為主的海岸環境可以細分為前濱帶與濱面帶,平時海浪影響的最高處稱為高潮線,最低處稱為低潮線,兩個範圍之間稱為前濱帶(海灘);低潮線以下至波浪影響的最深處(正常波浪底線面)約20-30公尺稱為濱面帶;正常波浪底線面以下稱為遠濱帶(圖10)。海岸的作用若以潮汐作用為主,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稱為潮間帶,低潮線以下稱為下潮帶。不同的環境中所形成的沈積岩中就會產生不同的沈積構造;地質學家就是以沈積岩中的沈積構造來揭開古代環境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