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望野柳岬出露的砂岩,可以清楚的發現砂岩表面有許多直線的紋路,有如刀割一般的整齊。走近一看,這些紋路都是一條一條細長的裂縫,地質學家稱這種規則狀的裂面為「節理」。
為何堅硬的砂岩中會產生如此規則的裂隙?
這鬼斧神工的傑作,一定是大自然的力量才可能辦得到。地質學家認為,「節理」是岩石處在地底下數公里至數百公尺淺處時,因為受到板塊擠壓而產生的破裂。後來,地底的岩層裸露出地表之後,由於長期受大氣、水、植物的風化與侵蝕作用,節理面會更加擴大。節理中常會積水,地下水或雨水也非常容易沿著節理裂面滲入,加速節理面兩側的岩石產生風化。裂隙中經常堆積土壤,植物時常深入節理生長,植物的根莖的有機酸更加速節理面的風化。

一般岩石受力破裂時會形成兩組不同方向的節理面;兩組節理面相交時,較小交角的平分線方向就是擠壓力的方向。因此,地質學家依據野外岩石中的節理方向,即可大致推測古代地殼變動時,岩層受到哪個方向的擠壓。
|